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4-08作者:王璐来源:科技与成果转化处点击量: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建设。实验室围绕耕地保护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聚焦耕地数量、质量和利用的重大科技问题,立足应用基础研究定位,开展耕地监测、耕地改良、耕地培肥和耕地利用等四大研究任务攻关,解决耕地资源演变格局与规律、过程与机理、影响与效应等三大关键科学问题,突破耕地质量提升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构建耕地高效持续保护利用的新标准与新模式,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方针,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促进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现公开征集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具体要求如下:
一、资助方向
1.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演变过程
开展耕地资源精准感知、土壤遥感等关键方法与技术研究,建立耕地资源动态监测方法与指标体系;挖掘我国耕地质量及生产力要素演变特征与规律。
2. 耕地障碍发生机理与消减方法
建立用于不同耕地退化类型的评价体系,研究耕地障碍发生机理与阻控技术,阐释耕地障碍对耕地-作物养分循环系统影响机制,发掘抗逆促生的优异微生物资源并创新利用。
3. 耕地培肥机理与高效施肥技术
揭示土壤-微生物-作物系统中营养物质转化的分子机制,阐明有机资源的微生物转化过程,研发智能化精准施肥新方法与低成本易推广的施肥关键技术,构建有机替代、水肥耦合等土壤培肥技术模式。
4. 耕地资源保护与用途管控
开展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论研究、制度体系及技术研发,建立耕地种植用途动态监测体系,探索耕地种植用途的管控机制,开展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二、项目经费
开放课题项目经费为10-20万元/项,完成期限为1-2年。
三、申报管理要求
1. 申报人一般为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申报,与本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申报课题者可获优先支持。
2. 实验室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资助课题与经费额度,组织签订任务书。任务书内容应与申报书基本保持一致,可参考专家评审意见适当修改。
3. 开放课题执行期间,原则上不得变更研究内容和目标,如须变动,应向实验室主任申请。经费原则上不拨给申请人所在单位。课题组成员需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定期汇报研究进展;课题结束时,应提交总结报告。
4. 开放课题考核指标为高水平论文,对每个课题一般要求至少发表1篇SCI论文;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与申请人所在单位共享。
5. 实验室署名要求:以“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英文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Arable Land in China)”为署名单位,论文致谢中需要标注“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Arable Land in China, th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o. )”。
四、受理方式
申报者请填写《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zhskyc@caas.cn,纸质版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后寄送全重办公室。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18日。
联系人:王老师,010-82109743。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01室,100081。
附件: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