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科研动态

祁阳站揭示施石灰通过调控功能基因和底物浓度降低酸性土壤一氧化二氮排放的机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5-29作者:申哲来源:祁阳站点击量:

近日,资划所祁阳站在揭示施石灰降低酸性土壤N2O排放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Mechanisms of lime-induced N2O mitigation in acidic soils: A meta-analysis of microbial activity and substrate dynamics”为题,发表在《Applied Soil Ecology》上。

施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常见措施,能够提高土壤pH并降低N2O排放,但不同的石灰用量和pH提升幅度对N2O减排的幅度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基于全球已发表文献,对684组N2O观测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深入探究施石灰通过调控功能基因和底物浓度降低酸性土壤N2O排放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施石灰使土壤N2O排放平均降低46.63%,细菌 amoA 和 nosZ 基因丰度分别增加101.17%和49.63%,而古菌 amoA 基因丰度下降6.39%。同时,施石灰下土壤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也是N2O减排的重要原因。石灰施用量是影响其对N2O减排幅度的首要因素。适宜的石灰用量(将土壤pH调至中性)对N2O减排效果更显著,这主要是由于中性土壤条件下 nosZ 基因丰度大幅提升,促进了完全反硝化的进行。该研究强调了石灰用量和土壤pH提升幅度对降低酸性土壤N2O排放的重要性,为酸性土壤改良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image.png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博士生 Kiya Adare Tadesse为第一作者,张会民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长期因子综合观测农业资源数据服务高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支持。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