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土壤“全面体检”有新进展(锐财经)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2-07作者:记者 邱海峰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06日第03版)点击量:
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镇瓦庙村的一处农田,种植户正趁着晴好天气收割有机水稻。据泗洪县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4.48万亩,产量136万吨左右,其中水稻播种面积98.4万亩。目前,全县水稻收割工作已进入尾声。陈少帅 摄(人民视觉)
近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大棚进行农作物的管护、采收等作业,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图为12月5日,无人机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江那镇上舍克村进行蔬菜基地田间管理作业。熊平祥 摄(人民视觉)
12月5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工作进展成效。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杨鹏在会上介绍,2022年,土壤三普正式启动。3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加快普查进度,对约110亿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取土化验,共采集样点287.2万个,采集样品311万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土壤三普呈现3个特点
土壤普查是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为何开展土壤三普?与前两次相比有哪些特点?
杨鹏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过两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一次于1958—1960年开展,第二次于1979—1984年开展,两次普查为我国相关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利用结构和耕地的利用方式跟40年前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亟需掌握当前土壤质量的状况,为土壤科学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吴文斌介绍,土壤一普重点围绕摸清耕地土壤资源分布和农民改土用土的经验来开展,普查内容较为有限;土壤二普查清了当时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基本性状,重点关注土壤肥力。土壤三普主要有3个特点,即设计新、布点准、查得全。
“土壤三普充分借鉴和利用已有方法与成果,创新总体设计,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现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分析相结合、表层土壤采样与剖面采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队伍相结合。”吴文斌说,国家层面统一构建集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于一体的电子化工作底图,结合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在底图上精准布设样点。土壤三普覆盖了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等多类指标,安排了盐碱地土壤、土特产区土壤和土壤生物等专题调查。
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已完成
土壤三普开展3年来,具体进展如何?
杨鹏介绍,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要求,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目前,已完成普查任务试点和外业调查采样任务。
此外,还有3方面工作正在推进中——
有序推进内业测试化验。各地组织390家样品制备机构和865家检测实验室,截至2024年11月底,样品制备进度达99%,检测进度达88%,近2000个县完成了样品检测,520个县完成了内业数据审核,部分地区已开展内业质量验收工作。
加快资源库构建。目前已完成国家级数据库搭建,累计存储成土环境、土壤利用状况调查信息和影像资料超过2亿条。土壤测试化验信息超过6800万条,启动样本库建设,共计划存储约1000万份土壤样品。目前样品入库进度接近1/3。
加快推进专题调查。结合普查试点,在盐碱地集中连片、面积超过10万亩的198个县完成了重点区域盐碱地资源调查。目前正在全面推进766个县的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布设了2100个国家级土壤生物专题调查典型样点。今年10月底,已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工作。
将形成5方面成果
根据安排,土壤三普相关工作将在2025年全部完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表示,这次全国土壤普查,将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系列成果,以满足不同层级、不同尺度的生产应用和土壤资源管理的需求。
具体看,包括5个方面:第一是数据成果。形成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形成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数据,以及土特产区土壤、盐碱地土壤等专题调查数据。第二是数字化图件成果。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等一系列图件。第三是文字成果。主要包括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土壤志、土种志、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等。第四是数据库成果。形成集土壤普查数据、图件和文字等国家级、省级土壤三普数据库。第五是样本库成果。形成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本库,分级保存、一体化管理。
“这些成果能够客观反映我国土壤资源的家底,帮助我们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的状况、变化趋势和突出的问题,提出改良治理、优化利用的科学对策。”张佳宝说,例如,可以利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措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新增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记者 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06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