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所揭示小麦生产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及健康风险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06作者:张洋 尹昌斌来源: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点击量:
近年来,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系统后,受到土壤pH值、温度、养分含量等因素影响,发生空间迁移,在生产系统中传输。目前为了增加作物产量,肥料施用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一般地,有机无机配施有可能提升产品品质。然而,一方面有机肥不可避免地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另一方面,化肥的施用,尤其是需求量较大的氮肥,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养分状况,进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甚至造成土壤重金属累积。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逐渐增加,重金属会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途径在农产品富集,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开展 “小麦-土壤”系统内重金属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并对当地居民经食用小麦对重金属的摄入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全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Vol.622–623),题目为“不同氮素水平下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累积与健康风险评价(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 soil-wheat system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该研究利用在中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长期定位试验,聚焦“土壤-小麦”农田系统,运用ICP-MS技术分析监测了当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和污染特征,重点研究了有机肥-氮肥配施条件下重金属在“土壤-小麦”系统的迁移转化能力,并精确量化Cr、Mn、Ni、Cu、Zn、As、Cd、Pb的富集系数(BCF)及转移系数(TF);基于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对不同年龄段(0-5岁,6-17岁,成人)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目前小麦籽粒重金属的含量还不会引发较大范围的膳食风险,但存在Cr、As的潜在健康风险隐患,尤其是对0-5岁及成年人群。该项研究可为耕地生态评估、重金属污染的环境行为、风险信息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并对区域内调控重金属的活性与毒性、制定合理的控制标准及选择妥善的健康风险规避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博士后张洋为论文第一作者,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首席尹昌斌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财政专项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与运行机制、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732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