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头条新闻

伉俪情深三十年携手攻关育沃田—记资划所“最美家庭”周卫、何萍夫妇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0-25作者:党委办公室来源:党委办公室点击量: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团队首席科学家周卫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令人称道的是,周卫院士的夫人何萍研究员曾在2012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现将周卫、何萍夫妇的先进事迹刊发,供大家学习交流借鉴。

周卫,土壤肥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耕地科技创新总首席科学家,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国家高层次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党的二十大代表。

何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家高层次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目部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党的十八大代表。

周卫和何萍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同为林葆研究员的学生,后又在一个研究室、科研团队共同奋斗,他们结缘于耕地,相知于耕地,相伴于耕地。他们是夫妻,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是战友,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田间地头。育田“夫妻档”,上阵“伉俪兵”,他们携手同心,攻坚克难,为培育沃田贡献双倍力量。

因缘相逢 因爱并肩

1966年8月,周卫出生在中国南方极为普通的一个村庄。这是一个清贫但充满了爱心、包容心、责任心的家庭,忠厚善良的父母承担起了家里全部的劳动和生活重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儿女的爱意和对家庭的责任。父母崇尚读书,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周卫4岁时,就把他送进了小学接受学校教育的熏陶。农村家庭出身的周卫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热爱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从父母身上承袭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造就了周卫善良的秉性、淳朴的情感、坚韧的性格和强烈的责任心,这一切都是他引以为豪的财富。1983年,周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虽然做医生和老师是周卫当初的理想,且至今不曾忘怀,但他最终选择了科研,选择了在土地上挥洒青春,这一切就像是冥冥中注定好了一样,或许其中又存在着必然。

和爱人周卫类似,学农最开始也不是何萍自己的选择,考大学报志愿时,她是被“服从分配”到吉林农业大学攻读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的。但她并没有因此沮丧,而是很愉快地开始了大学的学习。“既然学了,就要把它学好。”就是这简单而朴素的想法支持她在学业的道路上持续求索。学校远在市郊,这使得她和她的同学们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她的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读硕士时,她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认识了许多国内外有建树的科学家,他们的学识让她心生敬仰,同时也开阔了专业视野,她的内心为从事的土壤肥料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所激荡。何萍说,读硕士让自己打开了思路,但依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和在必然王国徜徉的状态,读博士让自己明晰了方向,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和步入自由王国的感觉。

就这样,因为缘分两人由各自的轨道相交于耕地这条大路,因为坚持与热爱,夫妻二人在这条大路上相互扶持,并肩前行。

尊师重道 薪火相传

在众多的老师中,周卫特别怀念并感恩的是他的博士导师——林葆。周卫表示,他的创新能力是在读博期间启爆的,他忘不了恩师的言传身教,是在他的指引下,自己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爱上了土壤肥料科技事业。

“林先生长期从事土壤肥料研究,曾布置了我国首批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他为人低调、严谨,注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不计较名利。”周卫始终牢记恩师的谆谆教诲,“先生言传身教,很威严,对所带的学生要求很高,不仅仅是课题上和学术上的指导教师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在指导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在传递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思维,深刻的影响着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启迪学生对生活乃至生命的认知。从林先生那里,我学到了治学严谨,学到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学会了科研的自立、自信和自强,老师经常跟我们说,你们的工作不能步别人的后尘。”

何萍也同样很感谢导师对自己的培养方式,是导师将她领进科学殿堂,在确定研究方向后,放手让她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生产实践和文献调研,发现叶片早衰是限制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她深入思考养分供应与玉米源库动态关系,拟通过合理运筹肥料解决玉米叶片早衰问题,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和化肥利用率。这一想法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她因此而开始的研究和最终撰写的博士论文取得了成功。

不惧风雨 并肩前行

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周卫努力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远大的志向,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态度。2002年1月,周卫来到英国洛桑研究所读博士后,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影响深远。

“那时候,国内跟国外完全没法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外面的世界,你所听到的,和你亲身经历所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要见识之后才有可能追赶。出国可以让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我出国后才知道,原来国外是这样的,原来科研是这么做的。身在国外的我,以最快的时间调整好了自己的水土不服。留学期间,我不仅在专业知识领域受益匪浅,提升了专业能力,学习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许多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变得自信多了,学会了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也不会崇洋媚外,很清晰的知道自己一定会回国,目的特别明确,就是学成归来可以更好地为国家效力,为自己以后的学术科研之路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建设自己的祖国。”

谈到在英国做博士后,有一件事让周卫始终无法忘怀。他去英国读博后的同时,何萍也联系到日本留学。那时家里生活比较困难,1岁的女儿就交由农村来京的爸妈照看。为了让女儿听听他们的声音,周卫和何萍工作之余经常跟国内父母打电话。当他留学回家,对着女儿说:“宝宝,我是你爸爸。”女儿兴奋地扑过来一把抱住了他,又立即用小手推开了他。爸爸熟悉的声音与电话听到的是一样的,但眼前这个人实在很陌生,不能接受。以致那段时间周卫抱着女儿问“爸爸在哪里”,她总是用小手指着墙上夫妻二人的结婚照,却难以接受正在抱着她的爸爸。提起女儿,何萍心里也总感到歉疚。当年她去日本做博士后研究,离开时女儿只有两个月大。女儿出生最初的两年,正是最需要母亲精心养育的阶段,但她去日本的决定做得很坚决,离开怀抱中的女儿是那么艰难,她是流着泪走出家门的。回国时女儿都两岁多了,带她出去玩,她很骄傲地对小朋友们说:“我也有妈妈了!”现在女儿已经长大了,正在读大学,很独立也很自立,她很理解父母工作的忙碌,父亲母亲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也在鼓舞和感召着她,她说长大了也要做个对社会对行业有贡献的人。

攻坚克难 比翼生辉

作为土壤肥料学领域的领军专家,周卫习惯站在更宏观的战略角度去思考问题。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生涯中,周卫以满腔的热情站在科研的前沿,瞄准国家农业出现的新问题,把科研工作与国家需求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他先后主持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其中有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周卫也是国家基金委的评审专家,他最看重的就是一项研究的意义。“现在回过头,从科研选题来看,我们做的研究还是依据国家的重大需求和社会所需,只有符合国家需求的研究才是最有意义的,做有意义的研究才能说服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得到同行们的支持。”

周卫长期从事耕地培肥与高效施肥研究,九十年代,他将钙营养与细胞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步入新世纪,他将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分子生态结合起来,将推荐施肥与大数据智能化相结合,形成对国家和社会所需关键技术,并揭示背后的机制与机理。针对我国中低产田面积大,养分元素缺乏,化肥利用率低等重大问题,在破解低产土壤障碍、攻克中量元素缺乏瓶颈以及创新推荐施肥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开拓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植物营养学科发展作出了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中“主要作物硫钙营养特性、机制与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卫院士说:“我是农民的孩子,从小在农村长大,我知道耕地培肥与高效施肥对农民的意义,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完成一项科研成果,实现技术突破常常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做土壤肥料研究,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从1992年到2021年,我工作已经三十年,一共获了三个国家奖,平均每个一干就是十年,十多年的积累,十年沉下心来研究做成一件事,可以说,十年磨一剑。热爱是一个人内心最持久的动力,它给人一种以苦为乐的积极与乐观,也给人以持之以恒的动力与毅力。”

巾帼不让须眉,何萍的成绩也让人十分敬佩。2007年,何萍刚晋升为研究员,院所就决定由她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申报973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这是973计划实施十年来的第一个有关肥料方面的项目。作为这样一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何萍心里非常清楚,但她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她同团队的同志们一道,从撰写项目申请书,到准备两轮项目答辩,精心备战半年,项目终于成功获准。在项目最后一轮答辩会上,曾有评委问:“你如此年轻,你的团队骨干绝大部分比你年龄大,你如何来领导这支队伍?”时任973项目评委会主任的周光召说:“这个问题无需讨论,既然他们团队推举她为首席,我们认为越年轻越好。”这也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年轻一代学人所寄予的厚望和大力培养。

当时,何萍才37岁,确实年轻,可是人的一辈子年轻只有一次,此时不搏又待何时。这个973项目共下设八个课题,涉及几乎覆盖全国的小麦、玉米、水稻、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的五大研究基地,参与研究的人员共三百多人,分别是来自农业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科技骨干和研究生,其组织协调和研究任务十分繁重。作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何萍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项目繁忙的创新研究之中。通过何萍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与积极探索,2011年项目结题时获得农业领域八个项目中仅有的两个“优秀”等级评价,研究成果为我国集约化农区化肥用量减施20-30%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何萍所在的团队也再次获得了肥料973项目的第二期支持。在两期973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积累和凝聚了一批肥料研究创新性强的科学家群体和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团队,2016年何萍作为项目负责人领衔申请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肥料养分推荐方法和限量标准”再次获准批复。该项目有来自全国39个土壤肥料研究机构的60名研究骨干,重点研究建立我国23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和蔬菜的推荐施肥方法,提出基于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养分限量标准草案,构建化学肥料减施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我国化肥施用量零增长提出实现途径。因研究工作进展突出,科技部再次将该项目绩效评价评定为优秀等级。很多人表示,初见何萍时很难将她清秀白皙的面庞与土壤肥料、田间地头和风吹日晒联系在一起,可她确实是一位地道的农业科学家。只有了解何萍的人才知道,她的成功是靠坚持取得的,她的亮丽是用辛勤付出赢得的,她的柔美是由内在力量织成的。

同心向党 携手奋进

携手走来,周卫与何萍两人既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又是志同道合的党员同志。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与党的十八大代表,他们始终对党忠诚、政治立场坚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一直发挥着先锋模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何萍同志担任党的十八大代表期间,参加了2012年党的十八大全体会议、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等。同时,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部、院做专题报告十余场(次)。周卫也将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肩负党员群众赋予的光荣职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足准备。

科学研究与为党奉献是周卫和何萍毕生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们犹如一双凌空高飞的大雁,怀着对党和国家深厚的情感,怀着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始终牢记科技为国为民的初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学科前沿,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荣誉面前,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表示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都是院所多年的培养,以及同事们多年的鼎立相助与精诚合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们将继续携手新征程,共同践行科技沃田的使命,为党和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谱写新的篇章。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