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创新火炬 攀登科技高峰——何萍在农业部纪念建党87周年暨“两优一先”、“十佳青年” 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0-28作者:Admin来源:点击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我是来自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的何萍,是一位长期与“土壤”打交道的科研人员。今天有幸在这里接受“农业部十佳青年”的殊荣,心情非常激动。
我想,这份荣誉应该归功于农业部、农科院以及资源区划所各级党组织,是他们的培养和帮助指引我成长;应该归功于我尊敬的老师和前辈们以及我们团结协作的集体,是他们的教导和辛勤的汗水共同造就了今天的荣誉。在这份荣誉里,我不仅看到了党组织对我科研工作的肯定和厚爱,更看到了祖国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以及我们所肩负的神圣责任。
如果说,自己能够在土壤肥料研究领域取得一点点成绩,那首先是因为我生逢其时,业逢其运。我生于1970年,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进入中国农科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我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先后主持国际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源刊论文1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目前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农业,对人类的文明十分重要。土壤,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是地球上多种生命形式繁衍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称之为土壤的这一薄薄的表层,地球必将同其他星球一样,毫无生命的痕迹。人类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保护这一大自然的巨大馈赠,不仅土壤,而且人类的文明都会面临贫瘠和枯竭的危险。目前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土地退化、资源耗竭、能源枯竭、粮食安全等,这些来自全球的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压力对土壤肥料学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学科的创新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01年,组织上给我提供了一次出国进修的机会:赴日本北海道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心情非常激动!
然而,家里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其时女儿才两个月大,丈夫还在英国学习,也无法照顾孩子,我矛盾至极:实在割舍不下自己的女儿。听专家们讲,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她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了孩子的未来,我完全可以选择放弃这次机会。
但我深知,日本在农业科学的很多方面都走在中国的前面,中日农业上有很多共同的问题可以相互借鉴。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珍惜这次机遇,毅然把女儿托付给老人,飞抵日本。
北海道大学建立于1876年,其农学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那里,我选择了一个自己背景薄弱但很有前景的方向-分子生理开展研究,这是本学科的前沿和制高点,国内急需开展该方面的研究。
在日本学习的两年时间,我抓紧分分秒秒,把对孩子的愧疚和思念全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经常在节假日加班加点。经过两年艰苦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期间在本领域重要SCI源刊上发表了5篇第一作者论文,赢得了合作导师和所在研究室的赞誉。
虽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在日本的两年间,我只回国见过女儿两次。待到学成归来,女儿已认不出我,我伸手抱她时,她却用手往外推我,此刻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过了好久,她才熟悉了我,我带她出去玩时,她很骄傲的对其他小朋友说“我也有妈妈了”。现在,女儿似乎也理解了我的付出,她说“长大了也要当科学家”。
我的合作导师Osaki教授,在刚刚接触的时候,不大相信我的研究能力,也对我离开女儿、远渡重洋无法理解。在日本,即使是最敬业的职业妇女,为了养育一个孩子,也得在家里呆上好几年。到我离开日本时,Osaki教授评价我是来过他研究室的最优秀的外国学者,希望以后能够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现在双方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人员往来和学术交流十分频繁。
农田是农业科研人员的第一试验室。研究农业,一定要经常下到田间地头去勤看、勤动手、勤发现,很多科学问题都来源于生产实践。同样,科学的假说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亲自完成从播种-施肥-取样-收获的全过程,经常去吉林、河北等省实地采样。在吉林公主岭,最长的一次田间研究达连续两个月时间。其时正值玉米吐丝灌浆时期,天气闷热难耐,每次取样都要小心翼翼地挖根,等扛着玉米出来,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玉米的花粉掉在脖子上,其痒无比。接着还要把带土的玉米根一个接一个的洗干净;有时土壤剖面采样深度要达到2米,若赶上土壤干旱板结,其难度可想而知,十分辛苦。
在吉林玉米田间实践中,我们发现叶片早衰和缺钾引起的茎腐病是限制玉米产量潜力发挥的重要因子。经过不懈努力和深入研究,我阐明了施肥影响玉米碳氮代谢和衰老的机理,提出了因衰老类型不同进行氮素管理的技术;揭示了钾素营养提高玉米对茎腐病抗性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该项目因此连续五年被评为项目执行优秀奖。
去年我刚晋升为研究员,院所领导找到我,让我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申报973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我内心非常矛盾。与以前的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比较,明显感觉到自己资历偏浅。但是,既然时代的重任已经落到我们年轻一代的肩上,我只能是义无反顾。我清楚的记得答辩前刘旭副院长说的一句话:“千斤重担落在一个小女子肩上”,心里充满了力量和些许悲壮。这是领导和团队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在申报973项目的半年里,我同团队的同志们一道,从撰写项目申请书,到准备两轮项目答辩,几乎把夜晚也当作了白天,精心备战。
在我们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终于获准。这是973计划实施十年来资助的第一个肥料项目,也是我所作为主持单位的承担第一个973项目。对于奠定我所学术地位、培养领军型科学家,打造优秀创新团队,以及提升学科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构建作物高产高效施肥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强有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973项目最后一轮答辩会上,曾有评委问“你如此年轻,你的团队骨干绝大部分比你年龄大,你如何来领导这支队伍?”,时任973项目评委会主任的周光召说:“这个问题无需讨论,既然他们团队推举她为首席,我们认为越年轻越好”。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年轻一代的高度信任和所寄予的厚望。去年10月11日,我所举行了973计划项目实施启动盛典。作为首席科学家,我在会上报告了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实施计划,并提出了项目管理要求,得到了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的肯定以及研究团队同志们的大力支持。
培养研究生,也是自己的重要工作。我经常和学生以及身边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勉,强调科学研究要有创新,要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以训练科研基本功,与国际接轨。我的学生属于80后,我要求学生低调做人,厚德载物,强调“学做人与学本领”的统一,同时还对学生充满爱心。一次,一位学生生病突然晕倒,我不仅护送学生去人民医院急救,而且还承担了医疗费用。通过这件事,我心里也感慨万千。我自己就是经历了前辈园丁辛勤的培育,曾几何时我又当上了护花的园丁,长江后浪推前浪,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就在这一代代的奉献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就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厚望的新的业绩,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